党史学习
革命生涯诗常伴
发布时间:
  |  
阅读量:56

毛泽东同志传统文化素养极高,尤其偏爱古典诗词。他在诗词作品中曾化用、巧用了大量的诗词典籍;同时,在他的文章、报告、谈话以及书信中,为说明观点、阐释事理、印证结论、表达情感,对于古诗词的引用更是信手拈来,可谓恰到好处,妙不可言。

借古诗词褒扬先进与正确、贬斥落后与错误,是毛泽东表达思想观点的一个重要方式。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整风学习会议。毛泽东于5月19日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报告中,毛泽东借用明初文学家解缙的一副对联,对那些华而不实、不学无术之人作了形象而又尖锐的批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的引用,极大地增强了批评的针对性,效果比一般泛泛的批评和说教要好得多。毛泽东借古喻今、贬恶扬善,不仅善于引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对于其他文化典籍中的名句他也经常旁征博引。在为纪念张思德而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他引用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以此褒扬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人生价值。

毛泽东在对外交往和重要外事活动中,亦常常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他以诗会友,借诗传情,不失时机地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1954年10月26日,印度总理尼赫鲁结束在北京的活动行程到外地访问。临行前,他来到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辞行。尼赫鲁说,法国有这样一句话:离别的痛苦好像是使人死去一次一样。毛泽东回答道,大约两千年以前,中国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曾有两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他接着说,离别固然令人伤感,但有了新的知己,不又是一件高兴的事吗?毛泽东贴切而又诗意的回答,令尼赫鲁顿生敬意,频频点头。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首次访华。田中角荣在周恩来的欢迎宴会上致答词说:“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迷惑,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反省之意。”翻译将“迷惑”直译为“麻烦”,周恩来当即指出用词不当,但田中角荣解释“迷惑”是从汉语中学过去的,在百感交集的道歉时是可以使用的。毛泽东在9月27日会见田中角荣时说,“添了麻烦”这样的话不够分量。因为在中国,只有像不留意把水溅到妇女的裙子上,表示道歉时才用这个词。毛泽东还特意把《楚辞集注》赠送给田中角荣。《楚辞·九辩》有“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这是“迷惑”一词的源头。毛泽东此举一方面凸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意在促使日方深刻认识并反省侵略行径。之后,日方接受了中方意见,在双方发表的正式文件中改成:“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毛泽东将中国古典诗词信手拈来,运用到外交领域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诸多爱国民主人士和旧知识分子均有着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毛泽东在与他们交往中常常以诗为媒,体现了文人交往的儒雅风范。

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期间,著名民主人士张澜于9月2日以中国民主同盟的名义,在“民主之家”宴请毛泽东等中共领导同志。席间,张澜举杯并引用李白《将进酒》中“会须一饮三百杯”向毛泽东敬酒,毛泽东随即以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回应道:“且共欢此饮。”一次,史学家周谷城应毛泽东之邀到中南海做客,两人纵论古今,相谈甚欢,兴之所至,周谷城随口背诵了李商隐的《马嵬二首(其二)》,但最后两句想不起来了。正在周谷城思考之际,熟悉并手书过李商隐这首诗的毛泽东接着吟诵道:“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足见毛泽东对古诗词是多么的熟悉和了解。

毛泽东在与身边工作人员交往中,也经常以古诗词活跃气氛,增添文化情趣。

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与保健医生王鹤滨一起用餐,餐桌上摆放着火锅和一盘洁白的菊花瓣。祖籍北方的王大夫暗自纳闷:“菊花瓣怎么能吃呢?”毛泽东看出了王鹤滨的疑虑,便问,你知道屈原吧?他就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那时吃菊花大概算是清贫之举了,咱们也来个清贫之举吧!说完,便夹起一箸菊花伸向火锅。毛泽东以屈原《离骚》中的诗句即兴解读用餐的食材,使得一次普通的用餐增添了几分欢乐情趣。

毛泽东日理万机,心怀天下,但作为一名父亲,他又有着一名长辈的温情与慈爱。在与家人的书信往来中,他常常借用古诗词传递亲情,表达对晚辈的关爱和抚慰之意。

1959年8月6日,毛泽东给患病中的儿媳刘思齐写了一封信:“你身体是不是好了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是李白的几句诗。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1958年,毛泽东给病中的女儿李讷写信,信中借用王昌龄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鼓励她“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从这些满怀豪迈诗情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家国情怀背后的长者风范和儿女情长。(王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