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
见证保卫延安的三份《命令》
发布时间:
  |  
阅读量:168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陈列中,有三件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的珍贵文物,分别是1947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共同签署的《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的命令》(2月10日),毛泽东签署的《保卫延安作战命令》(3月16日),以及彭德怀、习仲勋签署的《青化砭作战命令》(3月23日)。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先后占领了陕甘宁边区关中地区的大部分和陇东地区,并伺机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1947年2月底3月初,国民党军依据重点进攻的计划,先后调集了第1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集团34个旅25万余人兵力,准备向陕甘宁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企图以其优势的兵力,一举消灭陕北解放军,夺取延安。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命令于2月10日以晋绥军区第1纵队(辖第358旅、独立第1旅)、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新编第4旅、警备第1、第3旅共2.8万余人,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任命张宗逊为司令员,习仲勋为政治委员,王世泰为副司令员,廖汉生为副政治委员,阎揆要为参谋长,徐立清为政治部主任,冼恒汉为政治部副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共同签署了该命令,这也是第一个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布的命令。3月7日,由教导旅、警备第7团共3个团5000余人组成的防御部队成立,利用既设阵地,采取运动防御,以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


  3月11日,胡宗南部主力已在洛川等地集结完毕。中共中央再次分析形势,认为:进攻陕北的国民党军数倍于解放军,在陕北担任正面防御的部队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为拖住胡宗南集团,使其不能增援其他战场,中共中央决定,在必要时,解放军主动暂时放弃延安,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敌周旋、寻机歼敌,牵制胡宗南集团于陕北战场。


  3月13日,胡宗南集团发起攻击。防御部队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口号鼓舞下,以高昂的斗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依托既设阵地,交替掩护,节节抗击,并不断实施反冲击,粉碎了胡宗南3日内占领延安的企图。16日,毛泽东依据战局的发展,及时发布了保卫延安的《命令》,主要内容如下:


  一、敌以5师12旅约8万人进攻延安,经3天猛烈攻击突破我第一线阵地,由于我军坚决英勇抵抗,敌伤亡甚大,困难增加,颇疲劳,今后将更甚。


  二、我边区各兵团有坚决保卫延安任务,必须在三十里铺、松树岭线以南,甘泉、南泥湾、金盆湾地区再抗击10天至两星期(16日至29日),才能取得外线配合,粉碎胡军进攻延安企图。为完成上述任务,《命令》将防御部队划分为右翼、左翼、中央三个兵团,并明确了各自的任务。


  三、各守备兵团应利用地形组织短促火力,大量使用手榴弹、地雷,杀伤敌人,掌握预备队,灵活反击夜袭歼灭敌小部。


  四、在防御战斗中疲劳与消耗敌人之后,即可集5个旅以上打运动战,各个歼灭敌人,彻底粉碎敌人进攻。


  五、上述各兵团及边区一切部队自3月17日起,统归彭德怀、习仲勋同志指挥。


  遵照毛泽东的命令,防御部队在彭德怀、习仲勋的指挥下,迅速调整部署,改进战术,白天以少量兵力固守要点,适时实施反冲击;发挥夜战特长,利用夜暗不断袭击国民党军,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杀伤,完成了掩护党政领导机关转移和群众疏散任务。3月19日,我军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就此开启,临行前毛泽东讲:“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通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和沙家店战役的胜利,西北野战兵团(以后改称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随后不断扩大战果,于1948年4月21日收复延安。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去年三月十九日国民党匪军占领延安的时候,我们就断言,这种占领将标志着国民党匪军的失败和中国人民的胜利,一年多以来的一切事变,充分地证明了这一断言。”


  如今,这三件文物作为重要展品分别陈列在“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中,真实地反映了从保卫延安到收复延安的峥嵘岁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人民军队敢打必胜的重要见证。


  (作者:王浩然,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辑研究室)